近年来,殡葬领域频频曝出高价殡葬费、服务乱象及腐败问题,严重损害了公众的信任与利益,人民群众的意见很大。
不过,这些问题将很快得到有效遏制和扭转。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今年以来,国家对殡葬领域的问题治理力度很大,相关治理力度也在显著增强。从各地公布的殡葬领域举报方式以及对严查殡葬服务领域腐败问题可以明显看出。
这种趋势可以从多个方面得到体现:
政策层面的重视: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强调要加强对殡葬服务行业的监管,打击腐败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这些政策不仅明确了监管的方向和重点,还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要求。
举报渠道的畅通:为了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各地纷纷公布了殡葬领域的举报方式,包括电话、邮箱、网站等多种渠道。这些举报渠道的畅通,使得公众能够更方便地反映问题,为治理腐败提供了有力支持。
严查腐败问题:针对殡葬服务领域存在的腐败问题,相关部门加大了查处力度。通过明察暗访、专项检查等方式,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对涉事单位和个人进行了严肃处理,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
加强行业自律:在外部监管的同时,殡葬服务行业内部也在加强自律。一些行业协会和组织通过制定行业规范、开展培训教育等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公众意识的提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关注殡葬服务领域的腐败问题。他们通过举报、投诉等方式积极参与监督,为治理腐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高价殡葬费,这一长期困扰民众的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市场的不规范与监管的缺失。部分殡葬服务机构利用信息不对称和消费者心理脆弱,巧立名目、漫天要价,使得原本就沉重的丧亲之痛更添一层经济负担。尽管政府多次出台政策进行干预,但这一问题仍如野草般“春风吹又生”。
与高价殡葬费相伴而生的,是殡葬服务领域的腐败问题。从墓地审批、销售到殡葬服务提供,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等不法行为不仅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更侵蚀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让人们对殡葬行业的信任度降至冰点。
面对殡葬领域的种种问题,今年以来全国多地采取了前所未有的高压态势进行全面治理。一方面,各地纷纷公布殡葬领域举报方式,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纪检监察机关和相关部门加大对殡葬服务领域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通过专项检查、明察暗访等手段,深挖细查腐败线索,严肃处理违法违规行为。
例如今年4月,四川省纪委监委下发工作方案,明确对全省殡葬行业等3个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整治的目标任务为:
坚持人民立场,聚焦“关键少数”、关键岗位,严肃查处殡葬行业违纪违法问题;
压紧压实各方主体责任,狠抓纠风治乱,推动殡葬服务机构加强长效治理,完善内控机制、强化制度执行,提高殡葬服务机构规范化水平;
督促殡葬中介机构和外包服务企业守法经营、规范运营,有关从业人员提升职业操守、严格行业自律;
引导各地党委政府强化绿色文明节俭理念,合理规划发展殡葬事业,加强对殡葬行业资本介入及运营情况监督和管控,坚决遏制推高殡葬服务价格行为,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整治重点为:
殡葬服务机构内控制度不健全,财经纪律执行不到位、政府采购不规范、重要岗位长期不轮岗、部分岗位“近亲繁殖”等问题;
民营资本和国有融资平台介入殡葬行业,其逐利行为不断推高殡葬服务价格;
绿色惠民殡葬政策宣传不够,中介服务乱象多,损害群众利益;
殡仪馆外包业务监管不力,外包业务价格虚高,加重群众负担等。
工作举措:
强力推进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
狠抓纠风治乱;
深化以案促改标本兼治。
随着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我们有理由相信,殡葬领域的乱象将会得到有效遏制,高价殡葬费现象有所收敛,殡葬服务市场逐渐回归理性;腐败问题得到严肃查处,一批违法违规人员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更重要的是,这一系列举措让公众看到了政府治理殡葬领域问题的决心与成效,重新点燃了人们对殡葬行业的信任与期待。
殡葬领域的治理之路虽长且艰,但今年所展现出的高压态势与显著成效无疑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未来,我们期待政府能够继续加大治理力度,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行业监管与自律,推动殡葬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监督与治理工作,共同守护这片承载着爱与尊重的净土。
(转载自网络)